茶叶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知识 >> 正文

翠华茶

2015-01-19 11:42:15 来源: 百度百科 作者:

    翠华茶产于大关县翠屏山麓的翠华寺。翠华茶的产制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1912年大关县志记载:“曾在巴拿马赛会获二等商标”,并曾作过贡茶,也是佛家朝拜峨眉山的贡茶。翠华茶采摘细嫩,清明前十天左右选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精工细制而成。现在的翠华茶是仿照杭州龙井茶制法。外形扁平滑直,色泽黄绿光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清鲜,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匀绿亮。翠华茶以其“形美、香郁、味爽”的特点,赢得了声誉。


    闻名遐迩的“翠华茶”, 因产于大关县城东翠华寺四周坡地而得名。清雍正年间,翠华寺周围有良种茶树几十株,引种者为翠华寺中和尚。翠华寺四周地势向阳、土壤气候适宜茶树生长,寺中和尚长于制茶技艺。每年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鲜叶,经三炒三揉,晒青制成色香味俱佳的绿茶。“翠华茶”生叶细嫩、加工后弯曲呈环状,略带金黄色条纹,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叶条随水翻滚、形态优美。有美名曰“金耳环”。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二等商标荣誉。


    翠华茶是一种中叶种类型的茶树。产于大关县翠华镇。翠华镇位于北纬27°44ˊ~27°46ˊ,东经103°51ˊ~103°55ˊ之间。海拔1100~1400米。年降雨量1018毫米以上。最高温度38.5℃,最低温-4℃。平均相对湿度80%。年日照1019小时,阴257天。土壤微酸,碱解氮80pm,速效磷48ppm,速效钾80ppom。茶园地带多有棕榈林和阔叶林,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都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采制工艺与茶品特色:春茶多于每年清明前3至5天采摘。 翠华茶先采一芽一叶初展,以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尖为原料。 制作中国系以手工进行,经摊青、拣剔、杀青、初捻、初干、揉条、整条、提毫、干燥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中杀青工艺是高温、少量:杀青在铁锅中进行,锅温保持150~180℃,制作特级茶每锅投叶量为0.2~0.6公斤,一级为0.3~0.4公斤。炒约4~6分钟,待叶质柔软,毫显茶香时即时出锅。整形亦在锅中进行,温度先高后低,用双手轻轻抓炒、揉团提毫,从炒坯至整形共约15分钟。干燥过程是以烘炒结合。含水量要求在3~5%时出锅,稍经摊凉,以铁罐盛装密封。成茶叶片细嫩均匀,碧色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绒毫,泡一杯茶,仅需5~7片茶叶,茶汤清澄而略带金黄,味清凉芳醇,经久不绝。据对10月份所采的一芽一、二叶制作的秋茶测定:含多酚类21.45%,不浸出物48.26%,茶生物碱2.88%。


    辉锅: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干燥。当锅温60~70℃时,投入1.5公斤左右摊凉回潮叶,开始采用抖、搭的手法,当叶质转软,采用压、挺、磨手法,尽量将茶叶压扁磨平。辉锅过程,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用力程度由重到轻,这样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翠华茶。辉锅叶含水量为5%左右,历时约20分钟。翠华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馥郁,滋味甘醇可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