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健康 >> 正文

喝茶七不饮,你都知道吗?

2022-11-14 17:16:47 来源: 茶叶知识文化 作者:原创


  喝茶,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内容,喝茶的好处也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


  但是,会喝茶的人一定要讲究方法,否则不但没有好处,还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喝茶都有哪些讲究吧!


  健康的喝茶方法,讲究茶有“7不饮”,


  即:过浓不饮、睡前不饮、餐前不饮、酒后不饮、服药不饮、隔夜茶不饮、新茶不饮。


  而且四季有别,每个季节的讲究都是不一样的。




  一、过浓不饮


  浓茶会使人“兴奋过度”,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


  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而且,浓茶中的咖啡碱可使人代谢率过高,导致尿频,加重心肾负担。还会刺激肠胃分泌,造成胃部不适。




  二、睡前不饮


  对于不常喝茶的人或初期饮茶者,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因为很多人饮茶后会兴奋,如果睡前饮茶入睡会非常困难,造成失眠。


  休息不好会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如果本身就患有失眠症或神经衰弱者需要特备注意。




  三、餐前不饮


  用餐过程中少量饮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元素的吸收,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而且,茶最好不要和牛奶同时饮用,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与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影响奶制品的吸收,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四、酒后不饮


  很多人认为茶能“解”酒,其实饮酒后是不宜喝茶的。因为酒精(乙醇)会通过肠胃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会起到明显的利尿作用,使得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


  乙醛对肾脏会造成较大的刺激,所以,酒后饮茶容易伤肾脏,引发肾病。




  不仅如此,酒精本身就会刺激心血管,而茶同样具有使心脏兴奋的作用,所以二者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对心血管的刺激。酒后喝茶,对心脏病患者更为不利。


  五、服药不饮


  很多人都知道,不能用茶水送服药物,为什么呢?


  因为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产生沉淀,这种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人体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


  这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茶解药”。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




  六、隔夜茶不饮


  茶水如果放置时间过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


  茶水中的某些成分也容易发生变质,产生对人体肠胃有害的物质,所以喝隔夜茶可能会导致胃肠疾病。


  长辈一直告诉我们“隔夜茶,按肚子”,就是这个道理。


  七、新茶不饮




  新茶是指采摘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种茶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肠胃不适。


  因为新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且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身体不良反应。


  除了这些需要注意的喝茶禁忌以外,喝茶也讲究季节性。


  春宜花茶,花茶可以驱除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气,促进阳气生发。




  因为绿茶性寒味苦,夏天饮绿茶,可以清热、解暑、止渴、强心。


  秋季则可以饮青茶,消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


  冬季则最适合喝红茶,因为红茶性温和,味甘甜,且富含蛋白质,能够助消化,暖身以及强身健体。


  喝茶“7不饮”,这些禁忌您都知道了吗?,为了健康,一定要注意啊。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