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茶器

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茶器 >> 正文

瓷质茶具特色

2014-04-18 13:53:28 来源: 中国天下茶叶茶具门户 作者:

    明代中期以后,从茶具的历史文献中可看到白瓷茶具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大概是因为白瓷有利于品赏荼汤的色泽和汤水个的叶或芽,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但是,从历史选存物来看,除白瓷器具外,以瓷都景德镇为中心的全国各地瓷器产区,大量烧造了各种彩绘瓷、颜色釉瓷器具。明代的茶具除白瓷茶具外,还出现了很多彩给精致的用器,各种发色的颜色釉用器,如红釉瓷、黄釉瓷、蓝釉瓷、龙泉窑的青瓷等。

       明代的彩瓷茶具很有特色,雅而不侈。茶具上彩绘纹饰,是为了,色组,增加器具品赏的内涵。但若是彩绘纹样过多或过满,的确如同明代高滚所说“岂容青花乱之”,是不利于品茶时品贸汤水和芽叶,给人眼花络乱的感觉。

       明代成化、弘治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茶具胎质细腻,釉质如脂似玉,装饰手法注重绘画的笔墨变化,采用浓度深的音料勾线,线条流畅纤细,然后再平涂青料“分水”,画面层次分明,描绘精工。茶具美丽的画面和瓷釉殆色与茶汤相映生辉,能达到文人审美追求的“雅趁“,与茶汤相映生捍,能达到“品”的人生享受。明代人饮茶,若是与今人相比,更注重的是“品”。品茶注重的是精神享受,喝水解渴仅是其次的。景德镇彩给瓷工艺语言中的“分水”,是一种制作技巧。元代和明初时期的青花瓷,青花作色时,仅是用小笔触平涂,色泽较深。而明代成化时期开始的青花瓷十分注重“水墨”的深浅,农淡效果别其一格。青花瓷彩绘“分水”技巧,发展到清代废熙时期。“分水”的技法已很高,彩给能有多层次节奏变化,农淡明净清朗。功夫茶具

       明代彩给瓷茶具品种中,制作得富有时代工艺新特色的、还有青花斗彩瓷。斗彩,又称“逗彩”,明代的一些书中还说成“青花问装五色”。在中国古代陶瓷文学里,最早使用“斗彩”这个专门名词并加以解释的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一书.其中讲明代“成(化)、正(德)、嘉(靖)、万(历)俱有斗彩、五彩、攻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瓷器斗彩技艺是釉上和釉下彩给的结合体.要二次烧制,即先高温烧制给有青花的瓷体,斗填彩料后再低温二次烧成。陶瓷考古文料中,斗彩创烧于明代宣德官窑。斗彩瓷工艺精到,有看极高的声誉。

       今藏于北京故言博物院的明代咸化年间烧制的斗彩人物图杯,稚而绝伦,绘画本局舒展流畅,大片的空白突出了胎质的精润,画面色调柔和宁静,淡雅幽婉。用如此富有文化意境的瓷杯饮茶,自然其乐融融。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