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茶道

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茶道 >> 正文

源于唐代民间的文士茶艺

2019-09-05 14:48:36 来源: 搜狐 作者:

    文士茶艺,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唐代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轧,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降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茶道创始人陆羽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采摘;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认茶示康,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融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熏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嘈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争纷,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地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抵制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触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文士茶艺表演程序共分九个步骤,聚祥春茗茶现将其罗列如下:

 

    备器:三才杯(白瓷盖碗)若干只,木制托盘l个,开水壶、酒精炉1套(或随手泡l套),青瓷茶荷1个,茶道组合1套,茶巾1条,茶叶罐1个(内装高级绿茶)。

 

    焚香:焚香喻义一位少妇手拈3炷细香默默祷告,这是在供奉茶神陆羽。

 

    涤器: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涤洗自己心灵的过程,熬茶涤器,不仅是洗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在净化提升茶人的灵魂。

 

    赏茶:由主泡人打开茶叶罐,用茶匙拨茶人茶荷,由2位助泡人托盘端于客人面前,用双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鉴赏茶叶,并由解说人介绍茶叶名称、特征、产地。

 

    投茶:主泡人用茶匙将茶叶拨入三才杯中,每杯3~5克茶叶。投茶时,可遵照五行学说按金、木、水、火、土五个方位一一投入,不违背茶的圣洁特性,以祈求茶带给人类更多的幸福。

 

    洗茶:这道程序是洗茶、润茶,向杯中倾入温度适当的开水,用水量为茶杯容量的1/4或l/5,迅速放下水壶,提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数圈,并尽决将水倒出,从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养分流失。

 

    冲泡:提壶冲水入杯,通常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泡,即主泡人(茶艺师)将茶壶连续三下高提低放,此动作完毕,一盏茶即注满七成,这种特殊的手法叫“凤凰三点头”,表示对来客的极大敬意。

 

    献茗:由两位副泡人(茶艺小姐)托放置茶杯盘向几位主要来宾(专家、领导、长辈等)敬献香茗,面带微笑,双手欠身奉茶,并说“请品茶”!

 

    收具:敬茶后,根据情况可由助泡人再给贵宾加水1~2次,主泡人将其他茶具收起,然后3位表演者退台谢幕。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