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了,很多人想调补一下身体,除了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更方便的中药茶饮方也是很好的选择,不同的体质可以选择不同的茶饮。
图为金山区亭林医院自制“酸梅汤”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表现为阴阳气血调和,精力充沛,体形匀称,面色红润,目光有神,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好,纳食佳,二便正常。
养生保健:饮食节制,忌食生冷及肥甘厚味,保证睡眠,心情愉悦,加强锻炼。
推荐茶饮:绿茶、菊花茶,以清热、提神。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足,精神不振,肌肉松软不实,怕冷、常感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不喜冷饮。
养生保健:可多食生姜、韭菜、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香蕉等生冷寒凉的食物;多晒太阳,晚上用温水泡脚,水温保持40℃,泡30分钟左右。
推荐茶饮:肉桂姜茶、红枣茶,以温阳、驱寒。
3.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表现为阴液亏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总想喝水,体形偏瘦,皮肤干燥,容易失眠,鼻微干,喜欢冷饮,经常便秘。
养生保健:可食用百合、银耳、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牛肉、辣椒、瓜子等性温燥烈之物;禁忌桑拿浴,防止损伤津液。
推荐茶饮:枸杞子茶、麦冬茶,以滋阴、清热。
4.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元气不足,肌肉松软不实,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容易疲乏,自汗。
养生保健:可食用红枣、山药、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少食萝卜等耗气之品;可时常艾炙足三里,以鼓舞正气,古人云:“要想身体安,三里久不干。”
推荐茶饮:黄芪茶、人参茶,以补气、增强体力。
5.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体型肥胖,肚大腰圆,腹部肥满而松软,多汗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质,鼾声如雷,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厚味。
养生保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冬瓜、荷叶、白萝卜等。经常搓热手心摩腹,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应坚持适量散步运动,适当减肥。
推荐茶饮:茯苓茶、薏苡仁茶,以利湿、健脾。
6.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脾气急躁,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养生保健:饮食宜清淡,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苦瓜、黄瓜、芹菜、莲藕、薏苡仁、苦丁茶等甘寒的食物;适当运动,调整情志;口苦口臭者,可用佩兰叶(或霍香)咀嚼嗽口;皮肤骚痒者,用马齿苋(或茵陈)煮水擦洗。
推荐茶饮:菊花茶、荷叶茶,以清热、利湿。
7.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人往往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情感脆弱,常伴有胸闷,失眠,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
养生保健:可多食海带、山楂、黄花菜、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中药调理可服用逍遥丸;注意多参加群众性的活动,调畅情志;中医按摩四开穴,即两个合谷穴,两个太冲穴。
推荐茶饮:柴胡茶、茉莉花茶,以疏肝、解郁。
8.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胖瘦均见,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眼睛有红血丝,牙龈易出血,失眠健忘,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养生保健:饮食以素食为主,可食用山楂、葡萄酒等活血化瘀之品,少食肥肉滋腻之物;中医养生可以适当地刮痧,以改善血液循环。
推荐茶饮:丹参茶、玫瑰花茶,以活血、化瘀。
9.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往往是过敏体质,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等过敏,常表现为哮喘、咽痒、鼻塞、喷嚏、皮肤起疹子、荨麻疹,引起全身瘙痒等,部分患者受遗传因素影响。
养生保健:饮食可食用何首乌、灵芝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少食荞麦、蚕豆、芒果、菠萝等致敏食物;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推荐茶饮:防风茶、黄芪茶,以固表、防过敏。